商報 04.11.2016
兒童運動創傷護理勿忽視
在一般大眾印象中,接受物理療法的以成年人居多,但其實相比起成年人,兒童活動量最大、自控能力低,更容易在運動時受傷。據物理治療師伍潔珩透露,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,器官各方面還沒有成熟,如肌肉疲勞損傷,容易留下運動創傷後遺症,所以不少家長在小朋友因運動意外受傷後,多會找物理治療師幫忙放鬆肌肉,改善關節緊繃、肌肉萎縮情況,有助預防將來舊患復發的機會。
近年不少家長為了增加小朋友進入名校的本錢,均會讓小朋友最少有「一文一武」傍身,文方面多會揀鋼琴、繪畫,而武方面首選足球、籃球或功夫,當中跆拳道是近年大熱項目之一,只是小朋友進行如武術、欖球等埋身的運動時,往往容易產生運動創傷,輕則瘀傷,重則骨折。伍潔珩表示以跆拳道為例,有很多踢腿動作,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,關節中的軟骨還沒有完全長成,長時間過度磨損膝蓋軟骨,日後容易形成關節炎,而且小童比成年人更容易骨折:「見過一位小朋友忘記握拳,手指叉開,當別人一腳踢過去時,造成手指脱臼。其實,當完成踢腿動作後,腳一落地便須配合走位,轉移重心,若一個動作配合不好,腳踝也是很容易受傷的。」
視患處選擇冰敷或熱敷
作為父母都不甚熟悉傷後護理的知識,當孩子不幸受傷,又應如何處理?伍潔珩建議當小朋友受到急性運動傷害後,須立刻採取護理措施,因為此時肌肉或是韌帶剛剛受到劇烈衝擊,可能引致撕裂、挫傷,並伴隨着微血管出血、發炎等症狀:「這時患者需要冰敷來抑制出血及發炎的情況,若用熱敷及局部按摩則會弄巧成拙,不僅不能減輕疼痛,而且還會由於血管擴張及組織進一步受破壞,便加重了受傷部位的疼痛及腫脹。所以受傷後,大家應立即進行冰敷使血管收縮,減少出血及局部腫脹,從而減輕疼痛。」至於冰敷階段時間的長短,須看傷勢的嚴重性而定,她表示一般會根據經驗:「前三天冰敷、三天後便熱敷,但須在36小時後檢查受傷位置,若是患部仍持續腫脹,便須繼續進行冰敷;若患部沒有發熱,便可進行熱敷,幫助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,促進組織癒合。」
運動前須熱身20分鐘
其實不論是小朋友或是成年人,在進行任何運動練習時,伍潔珩忠告必須進行20分鐘的熱身運動,軟化肌肉,放鬆關節,進行訓練時,需按照教練指導的正確姿勢練習,以防止受傷。而兒童在運動時,穿戴護具是較好的自我保護措施,例如護胸、護腿、護襠、護頭等。
習跆拳道練肌肉力量
於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跆拳道的伍潔珩,曾進入港隊及考獲跆拳道教練牌照。她表示跆拳道可作為一種鍛煉身體的運動:「跆拳道初學者的基本動作相對比較簡單,一般3至4歲便可以開始學習,全因這個年齡的孩子,一般具備了基本的溝通、接受和模仿能力。練跆拳道的好處,就是鍛煉小朋友的身體及專注力,例如各種踢腿、拉伸及配合的手臂動作,可以鍛煉他們的肌肉力量,藉此提高肌腱、韌帶和肌肉的彈性,從而讓孩子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、心肺功能也得到很好的鍛煉。」
動作協調障礙兒治療有法
伍潔珩表示跆拳道除可鍛煉身體外,也是一種物理治療方法,有助治療動作協調障礙的兒童。「人體任何一個微小動作,都需要不同肌肉的協調配合來完成,約八成動作協調障礙患者會出現身體平衡困難,造成肌肉發展受阻,跌倒的風險也相對較高;由於患者肌肉發育過程比同年齡之學童落後,容易產生挫敗感及自信心低落。」她又指出,根據香港理工大學康復醫療科學系全球首次發現,患上動作協調障礙的兒童,在接受跆拳道訓練三個月後,成功改善平衡能力,耳水平衡功能也比訓練前進步七成多,所以她建議患者6歲起接受物理治療,同時選擇跆拳道作為課外活動,令患者減少抗拒運動之心理反應,效果會更佳。
熱身三式
1. 向後拉伸四頭肌,左右腳互換做。
2. 弓字步拉伸小腿肌,注意腰要挺直,左右腳互換做,如平衡力不足者,可以扶腰進行練習。
3. 拉伸腰部動作,注意手要挺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