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轉冷,整天坐着不動,小心腳痺。註冊脊醫表示,寒冷會令血管及肌肉收縮,一旦壓到坐骨神經或其他周邊的腳神經線,就會導致腳痺,故冬天腳痺一般較夏天常見,尤其是30至50歲辦工室一族,整天坐着不運動人士最為高危。要紓緩腳痺,可放一個暖包在大腿後方坐着,幫助血管擴張令血液循環加快。
記者 嚴敏慧註冊脊醫吳政諺表示有多種原因會導致腳痺,如血液循環問題,這情況冬天較為常見,因為腳血管會在氣溫下降時會收縮,肌肉亦會一同收縮,繼而壓到神經線,若剛好壓着坐骨神經線,或其他腳神經線,就會導致腳痺,此情況最常見於辦工室員工,坐得多不郁動血液循環減慢。久坐不動亦會令肌肉繃緊,有機會壓到神經線致腳痺,若坐着時慢慢向上伸直雙腿,如果有扯着、甚至未能伸直,即代表腳部肌內很緊,有機會出現腳痺。坐姿不正確也可引發腳痺,如蹺腳坐或盤腳坐,因為有重力壓住神經線均會出現腳痺,不過這種腳痺為暫時性,回復正常姿勢5至10分鐘,可回復正常。另一腳痺原因為有脊椎錯位,吳指,長期姿勢問題可導致脊椎錯位,「例如蹺腳蹺幾年」,特別是腰椎第二至第五節錯位,會壓著腳部的神經線,可導致腳痺。他指,初期可能是維持不正確姿勢時才會出現腳痺,但隨着病情嚴重,可能時時刻刻都有腳痺,更會出現痛楚情況,故痺痛情況若維持一個星期時間,應求醫檢查找出腳痺原因。普通腳痺一般十數分鐘會消失,但如想加快復元,可放暖包在大腿後方坐着,助血管擴張,肌肉亦會紓緩,血液流動加快,腳痺就會消失。腳痺時亦應張雙腳完全掂地,不要「吊腳」或將腳懸空,「吊腳時腳板底會斜咗,神經線扯住,會無咁快紓緩到腳痺」,站立再做伸展運動亦有幫助。至於按摩,吳稱只對肌肉繃緊導致的腳痺有用,如因血液循環問題,或腰椎錯位導致腳痺,則沒有用處。要防腳痺方法,最重要是常郁動,「冬天唔好成日坐,郁多啲」,如在辦工室工作,每15至20分鐘要起身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