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媽媽對自己的寶寶一定「抱不離手」,過了一段時間,媽媽手掌靠近大拇指的地方就會隱隱作痛。同時,隨着寶寶體重增加,她們的症狀也將從單純的隱隱作痛變成明顯腫脹,只要稍微一使力就痛得厲害。此時,媽媽只要張手抱寶寶,拇指與腕部一一承受重量,疼痛更是加劇,甚至痛徹心扉。這就是大家俗稱的「媽媽手」。
媽媽手屬於累積性的傷害病變,剛開始只會有微微的腫脹、緊繃,疼痛的感覺多半只會出現在拇指用力時。如果輕忽不去理會,媽媽沒有改變姿勢或是讓手腕有充分的休息,疼痛感就會越來越明顯。接不來,大拇指可能開始使不上力,或者是一使力就疼痛難耐,連再簡單不過的擰毛巾、寫字等動作,都做不到。
形成媽媽手是因寶寶體形比較細小,新手父母抱寶寶時大約在大拇指外側接近手腕的地方過度用力,令手指向內屈曲,連帶手腕部分亦會產生疼痛。其中餵母乳的媽媽在餵哺、替寶寶洗澡時,都是過度使用雙手,此時可能會導致筋膜炎。大部分患者同時患有其他疼痛,如頸肩痛、腰背痛等。始終照顧寶寶,手抱、低頭餵奶、彎腰換尿片等這些都是重複性動作,長時間會令頸椎腰椎勞損,不少新手媽媽患有媽媽手的同時,也可能同時患有其他痛症。
要預防媽媽手,方法包括:一、勤做拉筋運動,二、姿勢正確免令手腕屈曲,三、強化肌肉運動。若已有筋膜炎的患者,則可以試用冰敷減輕痛楚。假使情況嚴重,那就要接受檢查,了解程度的輕重以及發病主要原因。症狀嚴重便要採用衝擊波、超聲波,改善姿勢以及一些運動治療。新手父母對寶寶的照顧無微不至,惟湊寶寶的相關姿勢動作,必須正確。
新手媽媽不要過度使用一隻手,定時更換另一隻手達到平衡,還要做到抱寶寶一段時間,便將寶寶放落嬰兒床,讓雙手得到充分休息以及做下拉筋動作,那對預防媽媽手大有幫助。
記者亦訪問曾患有媽媽手的媽媽,她表示,初時不覺有不適,約三個月左右開始手麻、無力,有時甚至會麻到連一張紙巾都拿不起來,手部還會出現局部的腫脹、疼痛。醫生說她患上筋膜炎,花了一段時間才治好,但她自覺錯過了照顧寶寶的黃金時間,又言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受過媽媽手的困擾。
根據調查,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,只要是長期且大量運用到大拇指工作的人,都可能出現相關症狀,最常見的是從事洗碗、打掃等工作的人、美容從業人員、電腦打字員或收銀員等,都是媽媽手的高危群。